编办概况

深化“放管服”改革 着力转变作风 改善发展环境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4-28 】 【选择字号:

 会宁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克宫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目前,全省开展的“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为我们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强烈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了重要保障。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互为推手,我们将紧扣政治、责任、效率、便民、求实五个关键词,切实推进 “放管服”各项改革,努力营造全县风清气正、真抓实干、办事高效的发展环境。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多次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效。党的十九大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优化审批流程入手,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省委、省政府确定2018年在全省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扎实部署,全力推动。市县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把这场从理念到体制到行动的深刻变革不断推向深入。

近年来,会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为“三个明显”:一是行政审批事项明显减少。全面对接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共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21项,取消了非行政许可事项40项,特别是在工商登记、投资审批等方面成效突出,有效激发了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二是行政审批时间明显缩短。建成了面积较大、功能设施齐全的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大力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独任登记制”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实现了以“减证”推进“简政”,完成了“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工作,平均办照时间缩短了80%三是经济发展活力明显提升。全面开展了行政检查、执法检查、执法对象梳理工作,大力推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市场主体830户、同比增长30%,其中:新发展私营企业20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4户、个体工商户574户。截止目前,全县市场主体达到2.2万户、从业人员14万人。这些数据直接印证了“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绩,也充分体现了各类市场主体运行成本正在不断下降,全县营商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对照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对“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还不到位、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在“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上,我县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全县上下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在事项进驻、人员选配、窗口授权、流程优化、协同配合等方面做足做好,确保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企业的满意度。

二、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目前,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群众和企业对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的期盼也越来越高。

一是清醒认识现实情况,不断提升推动改革的紧迫感。“放管服”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我们必须不断更新和掌握“放管服”改革的核心要义。“放”的核心是政府角色的定位,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及责任边界,在操作层面通过落实权责清单、证照分离、行政许可标准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扎紧制度的笼子,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管”的关键是政府的职能转型,建立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体系,在操作层面通过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整合系统内、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的执法形式,不断强化监管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服”的根本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将治理寓于政务服务之中,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在操作层面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网上审批平台、信用信息平台等虚拟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因此,“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职能定位的重塑,是政府自身建设最完整、最彻底、最根本的系统设计,我们必须从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这个问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是准确把握目标责任,不断提升推动改革的自觉性。“放管服”改革的目的是处理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把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一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在改革政策的落实方面,需要各部门在简政放权过程中转职能、在放管结合过程中转方式、在优化服务过程中转作风,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放管服”是一项面向社会市场主体、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就可以看出改革的出发点从“理念设定”向“群众需求”转变,政策制定从“政府主动提供”向“企业群众点菜”转变,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改革的目标。

三、提升服务效率,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实效

“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着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我县各级部门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四办”改革(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全力推动“放管服”向纵深发展。

一是力求“审批更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政放权核心在“放”,关键在“简”。“四办”改革中的“一窗办”,就是针对群众反映的多头跑、事难办等问题,坚持受理与审批分离,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动政府从“重审批”向“重监管服务”转变。“简化办”,就是通过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化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及责任边界,紧盯群众的需求找准落实改革事项,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加快推动对新建物流业和工业项目开展以负面清单制、企业依法承诺制、备案制和事中事后监管制为主要内容的承诺制改革,做到开办企业注册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工业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是力求“监管更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当前,我们工作中仍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监管方式单一等问题。现阶段要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对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监管,切实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真正做到源头可溯、过程可控、效果可评、责任可追。继续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托大数据平台动态分析、实时监控,实现对市场主体各项检查事项全覆盖。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省市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深度融合,加大信用信息推送和公示力度,并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公示、社会披露工作。深入推进市场、交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

三是力求“服务更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是“放管服”改革的最终目的,群众的满意程度是检验政务服务水平的唯一标准。“四办”改革中的“马上办”,就是通过制度约束、绩效考核、督促检查、问责惩戒等机制,让工作时限严起来、办事效率快起来、服务态度好起来,最大限度提升行政效能。我们将结合“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动作风转变,让改革的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群众。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凡与企业、居民密切相关的注册登记、生产经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确保年底前实现80%以上政务事项“一网通办”,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四是力求“信息共享”,整合各类平台资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任务。我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实施方案》就是以“四办”改革促进办事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实现政府部门之间后台打通、数据联通,政务服务事项“一张网”运行的指导性文件。全县上下将认真对照两个文件中的任务分工和具体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层层靠实责任,加快促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完成共享目录编制,切实打破数据“壁垒”,打通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网上办理”,不断推进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推动作风转变,切实保障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放管服”改革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场深刻变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任务艰巨复杂,需要我们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工作作风,全面加强自身业务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自律、敬业、奉献的干部队伍。

一是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切实增强贯彻“放管服”改革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全面提高工作本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 、狠抓落实、驾驭风险“八项本领”要求,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抓住重点、难点以及群众和企业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鼓励工作创新,让他们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三是全面落实“十不准”工作要求。要坚决贯彻省政府出台的转变工作作风“十不准”工作要求,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中央、省市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落到实处。从具体问题抓起,一步一步扎实整改。当前,重点要从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手续繁杂、来回次数频繁,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限过长等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制定解决的方案,形成责任具体、任务到人、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促使其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按时落地见效。

四是全面提升服务效能。要建章立制,加强约束,有效规范施政行为,将作风建设的成果常态化制度化。要把“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吸引力”的理念渗透到“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把“四办”改革作为改善全县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去推动、去落实。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努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力争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