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来源:人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14-12-17 】 【选择字号:

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首要的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抉择方向要靠战略判断,坚持方向更要靠战略定力特别是政治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阐述了以政治定力保证根本方向的精辟观点,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提供了基本遵循。

  政治定力是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的核心能力

  朝着什么方向改革,是贯穿改革开放进程的根本原则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正确方向。我国的改革事业是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进行的,没有坚强的政治定力,就会左右摇摆、失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坚持改革正确方向,第一位的要求是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在改革根本方向上的政治自信。政治定力表现为政治自信,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了这“三个自信”,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改革无论改什么、怎么改,都不能离开我们的根本方向,都不能变换我们的根本基石。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解放”,是激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能量的“三个解放”;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革故鼎新,是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时代性的改革实践。这种政治定力,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富于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品格,是坚持改革根本方向的政治前提。

  保持在改革政策选择上的政治清醒。政治定力表现为政治清醒。只有政治清醒,才能把握方向、明辨大势、坚持原则。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同过去相比,我国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拓展了。这对改革的顶层设计、驾驭全局、科学筹划、有序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有这样的政治清醒,才能全面把握改革的基本方针,防止以偏概全、偏离方向。例如,深化改革要让社会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同时也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不能只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讲政府的调控性作用。这种政治定力,是“见微而知著”的识别能力,是“蹄疾而步稳”的平衡能力,是“知其可而为之”的实践能力。

  恪守在改革利益取向上的政治立场。政治定力表现为政治立场。只有立场坚定,才能坚持正确方向。改革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人民立场就是改革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就是站稳人民立场。在改革实践中,不同思想认识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利益诉求也不同。站在人民立场上,就能统筹兼顾各个地区、民族、阶层、行业、部门的利益,取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更多的群众受益。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根本标准、根本导向,才能凝聚改革的最大共识、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获取改革的巨大红利。这种政治定力,不谋求一己之利,是对人民群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情厚爱。

  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明确了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鲜明指向,表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必须回答和解决在什么制度模式下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问题。这正是增强政治定力的要害和关键。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制度成就,也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的最新制度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的发展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能力的集中体现。增强政治定力,就是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主要历史任务,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形成比较完备的一整套制度往往需要较长甚至很长的历史时期,这就更加需要党和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担当起、完成好制度建设的历史使命。

  明确规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国家治理是自有国家以来就存在的国家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重要方面,是着眼提高治理质量、效能、水准,促进国家有序、协调、稳定运行的治理变革与创新。治理从属于制度,没有超越社会制度的“治理现代化”。我们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明确的制度前提,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增强政治定力,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韧性、活力、潜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功能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我国不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增强政治定力,就是要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保证人民的治理主体地位;强化自我更新完善的制度韧性,促进治理体系更加科学、治理能力更加有效;激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制度活力,破除治理体系的陈规陋习;发掘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潜能,保证最大多数人共享治理成果。应当承认,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任重道远。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政治定力说到底是一种价值定力。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其价值底蕴就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对领导干部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根本在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只有用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经得起不同制度模式的挑战,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不动摇。一些人在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产生困惑、发生动摇,思想认识上的根源就是对国外的制度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这样就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就会在原则性问题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因此,增强政治定力就要在精神上“补钙”,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使之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和强大力量,成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舱石”,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

  经得起改革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考验,坚定深化改革意志不动摇。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恰恰说明了改革路途漫长、任务艰难、矛盾复杂。习近平同志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体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上,就是要敢于担当、锲而不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用“钉钉子”精神一项项、一年年、一届届地干下去,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经得起利益格局调整的触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不动摇。改革是制度创新、关系变革、结构变化,核心是利益调整。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就难在打破利益关系束缚,硬就硬在破除利益固化藩篱。这是对执政党的重大考验,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检验。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全体党员和干部无论个人利益是增是减,都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以改革大局、党的事业为重,以坚守理想、坚守价值为重,不能各取所需、挑三拣四,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实践,忠实履行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历史、对人民的庄严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和治理基础。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