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办概况

会宁县优化机构编制资源助推教育事业发展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11-20 】 【选择字号:

        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会宁县委编办紧盯县委县政府“把教育长盛不衰做为战略性目标不动摇、努力建设全国教育名县”的定位,盘活编制资源,着力补齐短板,助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制配置效益最大化

多年来,县委编办立足会宁实际,在全县编制总量宏观调控、只减不增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全县教育事业用编,全县教育事业总编制7275名,占全县事业总编制67.6%一是教育事业编制专项管理。县编委管理教育事业编制,县直各学校和各乡镇编制由县编委核定。各乡镇中小学校编制由县教育局按每乡镇的编制数再分配,编制原则上三年调整一次,做到两个严禁,严禁其他行业部门挤占挪用教育编制、严禁县直学校挪用乡镇学校编制。二是分类核定各学校编制。在核定编制中按照师生比对不同阶段重点工作优先保障,先后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等专项工作调整补充编制。目前,核定全县中小学编制5435名、幼儿园编制1405名、职教编制280名、特殊教育学校编制22名。为保证偏远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点正常运转,倾斜支持以班师比核定编制。三是保障编制配强教育机构。近年来,全县中小学校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设置,新建思源实验学校、科创中学、文昌小学、红军小学、新北小学以及4所县直幼儿园。根据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和招生进度,及时成立机构、配置领导职数、调整核定编制。对全县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原职教中心、高级职业中学、郭城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师资配备、专业调整、机构设置上进行重组,成立了专业特色明显、师资配置优良、规模效益突出的职教学校。

 

编制资源服务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编制在教育队伍建设中的源头作用,为全县“普及学前、均衡义务、提升高中、优化职教”做好人才服务。一是编制实施精细化管理。2017年开始,中小学、职教按学科专业分类定编定岗,为优化学校教师结构、均衡师资力量奠定了基础。每年全县教师按5%比例转岗和补充教师,都严格执行编制学科比例要求。二是编制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县委编办从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配合教育、人社部门,认真做好教师队伍高学历、公费师范生招聘、音体美紧缺专业人才招聘工作。对教育编制自然减员腾出的编制严把进口关,教师队伍进口实行编制使用审批审签制度,对研究生以上学历招聘采取专项编制预留。2017年至2020年,县委编办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审批编制计划,共招聘教师545名,人才招聘工作走在了周边县区前列。全县教师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由2016年的25人上升到150人,本科学历中省部共建院校师范专业毕业人数由2016年的420人上升到598人,音体美英语教师紧缺状况极大缓解。三是盘活编制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根据学校布局调整和学生数变化,及时调整编制,并不断优化编制结构,以市场化形式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学校后勤服务,以前核定的后勤编制收回。2020年,通过调整、划转、专项下达,多措并举,一次性解决649名特岗教师入编问题;通过考录、考核入编196名代课教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创新管理探索编制“县管校聘”

县委编办积极配合教育、人社、财政部门,通过调研和充分论证,提出“县管校聘”的初步方案,以促进全县师资均衡配置,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计划在全县10个乡镇先行试点,试点乡镇教师编制由县委编办、县教育局合并后统一管理,不再按乡镇划分,根据各乡镇教育发展情况每两年调整一次。初级中学、中心小学按国家规定师生比标准设定教师岗位,村学按100人以上、10050人、50人以下分别按班师比1:1.51:1.21:1.1核定教师编制。教师实行竞聘上岗制度,在设置的岗位范围内,教师按本校、本乡镇教师紧缺学校、临近乡镇教师紧缺学校的顺序参加岗位竞聘,竞聘落选者待岗培训一年。竞聘按照直接聘、校内竞聘、跨校竞聘几类分别制定出竞聘程序和条件,以及聘后管理的各项制度。以上工作相对成熟稳定后,总结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